设环渤海大湾区和京津冀自贸港
“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连玉明建言,“推动构建环渤海大湾区”,包括京津冀协同发展区、辽中南地区和山东半岛地区等三大区域的多个城市。该提法首次亮相今年“两会”,受到广泛关注。
全国政协委员连玉明:建议设环渤海大湾区和京津冀自贸港
今年全国两会,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连玉明提交多份提案,聚焦京津冀未来发展。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连玉明
他认为,未来30年建设以首都为核心的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从战略布局看,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形成“一核两翼”北京城市新骨架,二是建设中国(京津冀)自由贸易港,三是推动构建环渤海大湾区。
构建环渤海大湾区,将辽东南纳入
2018年11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的意见》,明确以北京、天津为中心引领京津冀城市群发展,带动环渤海地区协同发展。
连玉明认为,在这一背景下,可以超前谋划和推动构建环渤海大湾区,进一步拓展京津冀的疏解战略和湾区经济。
连玉明介绍,构想中的环渤海大湾区是环渤海地区的核心区域和对外开放战略前沿,包括京津冀协同发展区、辽中南地区和山东半岛地区,涉及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和辽宁省沈阳、大连、鞍山、抚顺、本溪、营口、锦州、铁岭、丹东、辽阳、盘锦,以及山东省济南、青岛、烟台、潍坊、淄博、威海、德州、东营等城市,是战略性资源、战略性产业和战略性通道的集聚区,是面向亚太地区全方位开放合作门户,在东北亚和“一带一路”建设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
在环渤海建立大湾区,有什么区位优势?连玉明分析,环渤海的海域很宽阔,京津冀一体化使其腹地也很丰富。连玉明研究发现,世界经济的中心正从欧美转向亚太地区,而东北亚地区是亚太经济的中心。环渤海大湾区最大的意义,是抢占东北亚地区发展制高点。同时,东北振兴也需要引擎,环渤海将辽东南包括进来,可以成为东北振兴的新引擎。从外部来看,也可以与长三角大湾区、粤港澳大湾区共同形成统筹国内国际、协调东中西和南北方的区域发展新格局。
连玉明建议,要把京津同城化作为环渤海大湾区规划建设的中心环节,更加突出北京、天津两个超大城市的龙头地位,引领京津冀城市群发展,进而辐射带动环渤海大湾区。
“以北京、天津为中心,并不是以北京、天津为双中心,关键是北京、天津如何形成一个中心。”连玉明说,核心是京津联动、加快京津同城化,重点是实现京津交通体系一体化、资源配置一体化、产业发展一体化、公共服务一体化、生态保护一体化,建立环渤海协同发展新机制的重大战略支点。
推动中国(京津冀)自由贸易港建设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方面,连玉明认为,北京正在建设的大兴国际机场,也将是一个重要抓手。
“未来京津冀发展的三个制高点,就是环渤海大湾区、新机场领空经济合作区和首都这个核心。”连玉明说,未来30年建设以首都为核心的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战略布局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一是以形成北京“一核两翼”城市新骨架为标志,解决“建设一个什么样的首都、怎样建设首都”的重大问题;二是以建设中国(京津冀)自由贸易港为重大突破口,推动京津冀更高层次协同发展问题;三是以北京、天津为中心引领京津冀城市群发展,推动构建环渤海大湾区问题。
2018年全国两会期间,他提交了一份《关于依托北京新机场临空经济区,探索建设中国(雄安)自由贸易港的提案》。今年,他再次提交《关于加快构建北京新机场临空经济合作区,推动中国(京津冀)自由贸易港建设的提案》。
目前,天津已经设立自由贸易试验区,《河北雄安新区规划纲要》也明确提出支持以雄安新区为核心设立中国(河北)自由贸易试验区,连玉明建议,以北京新机场临空经济合作区为核心,以京津冀空港、海港、陆港一体化建设为支撑,未来由北京联合中国(天津)自贸区和中国(河北)自贸区,共同申报建设中国(京津冀)自由贸易港。
连玉明建议,为此,京冀两地应共同申报构建北京新机场临空经济合作区,借鉴前海模式破解制度障碍,尽快形成统一管理机构。并探索建立跨区域公共决策机制、资源共享机制、沟通协调机制、利益分配机制和合作保障机制。(新京报/倪伟)
相关报道:
连玉明:京津冀协同发展 要把握三个战略着眼点
3月5日,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连玉明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专访时表示,以面向未来30年、首都为核心的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建设的战略布局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形成“一核两翼”北京城市新骨架,二是建设京津冀自由贸易港,三是推动构建环渤海大湾区。“构建环渤海大湾区,可以与长三角一体化、粤港澳大湾区共同形成统筹国内国际、协调区域发展的新格局。”
构建环渤海大湾区
连玉明今年提交了多份提案,聚焦京津冀未来发展,建议加快以北京、天津为中心引领京津冀城市群发展,推动构建环渤海大湾区建设,并上升为国家战略。
“超前谋划并推动构建环渤海大湾区,将进一步拓展京津冀的疏解战略和湾区经济,以北京、天津为中心带动河北、辽中南、山东半岛等沿海城市发展,打造东北振兴新引擎。”他说。
2018年11月发布的《关于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的意见》明确,以北京、天津为中心引领京津冀城市群发展,带动环渤海地区协同发展。这意味着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意义,协同层级和范围得到进一步提升。
连玉明指出,环渤海大湾区是环渤海地区的核心区域和对外开放战略前沿,包括京津冀协同发展区、辽中南地区和山东半岛地区。从自然条件看,环渤海区域有天津港、黄骅港等港口群,海洋资源和港口资源丰富;京津冀有大规模的世界级机场群,形成空港优势。其中,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核心区面积约150平方公里;雄安新区火车站建成后,将成为亚洲最大的火车站。海港、空港、陆港打通了战略性通道,构建环渤海大湾区的条件已经具备。
连玉明建议,要把京津同城化作为环渤海大湾区规划建设的中心环节,突出北京、天津两个超大城市的龙头地位,引领京津冀城市群发展,进而辐射带动环渤海大湾区。
“以北京、天津为中心,关键是北京、天津如何形成一个中心。”连玉明说,核心是京津联动,加快京津同城化。重点是实现京津交通体系一体化、资源配置一体化、产业发展一体化、公共服务一体化、生态保护一体化,建立环渤海协同发展新机制的重大战略支点。
推动京津冀自贸港建设
今年两会,连玉明还提交了《关于加快构建北京新机场临空经济合作区,推动中国(京津冀)自由贸易港建设的提案》。
连玉明认为,随着“一核两翼”规划建设的全面实施,中国(天津)自贸区和中国(河北)自贸区建设逐步深化,2019年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实现通航,加快构建北京新机场临空经济合作区,推动京津冀自由贸易港建设的时机和条件日益成熟。
目前,天津已经设立自由贸易试验区,《河北雄安新区规划纲要》则明确提出,支持以雄安新区为核心设立中国(河北)自由贸易试验区。连玉明建议,以北京新机场临空经济合作区为核心,以京津冀空港、海港、陆港一体化建设为支撑,未来由北京联合天津和河北共同申报建设中国(京津冀)自由贸易港。
为此,连玉明建议,一是加快构建北京新机场临空经济合作区,建立更加有效的跨区域协同发展新机制,共享中国(天津)自贸区和中国(河北)自贸区政策。京冀两地共同申报构建北京新机场临空经济合作区,借鉴前海模式破解制度障碍,尽快形成统一管理机构。
二是建立京津冀机场群、港口群、铁路车站群,打造空港、海港、陆港互联互通的京津冀综合交通体系,打通面向全球的战略性通道;依托京津冀空港、海港、陆港建设产业园,以自贸港运行方式配置和集聚全球高端资源要素,推动高端制造和服务贸易深度融合发展,为北京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提供坚实支撑。
三是以京津冀自由贸易港为重大突破口,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助推京津冀协同开放。通过自由贸易港建设,推动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开展科技人文交流,共建联合实验室,建设科技园区,推动技术转移等科技创新合作,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在投资、贸易、金融、教育等方面开展交流合作与功能对接。
建设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
对于面向未来30年、建设以首都为核心的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连玉明认为,必须抓好三大关键点:一是以形成北京“一核两翼”城市新骨架为标志,解决怎样建设首都的重大问题;二是以建设京津冀自由贸易港为重大突破口,推动京津冀更高层次协同发展;三是以北京、天津为中心引领京津冀城市群发展,推动构建环渤海大湾区。
连玉明表示,“一核”即首都功能核心区,“两翼”包括北京城市副中心和雄安新区。河北雄安新区总体规划以及北京城市副中心控制性详细规划获得批复,标志着“一核两翼”中的“两翼”正式落地。
连玉明建议,推动北京中心城区老城重组,是全面实施首都战略定位的重要举措,是形成北京“一核两翼”城市新骨架的关键一招,是强化中央政务服务职能的必然选择。要进一步明确中央政务服务、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和城市治理三个功能,探索“三步走”方案,积极稳妥有序推动老城重组,探索建立首都管理体制、首都财政体制和首都服务保障体制,进一步提升政务服务保障水平。
来源:中国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