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离岸国际贸易模式与案例!
新型离岸国际贸易是指我国居民与非居民之间发生的贸易活动,其特点是交易所涉及的货物不进出我国的一线关境,或者不纳入我国海关统计范围。根据银发〔2021〕329号文,新型离岸国际贸易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业务类型:离岸转手买卖、全球采购、委托境外加工、承包工程境外购买货物。
理解新型离岸国际贸易的定义,关键在于把握两个核心要点。首先,交易主体必须是我国居民与非居民之间进行的。其次,要关注“三流”的去向:“货物流”不进出我国一线关境或不纳入我国海关统计,“资金流”和“贸易流”则经过我国。在这其中,货物流是重点关注的对象。“不进出我国一线关境”这一概念相对直观易懂,然而“不纳入我国海关统计”这一点却常常被人们所忽略。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一概念,笔者提出一个值得思考的场景:如果货物仅在我国境内流转,而资金却发生跨境流动,这种情况是否属于“不纳入海关统计”的“新型离岸国际贸易”呢?

外贸培训课程-世商管理wtt6.com相关概念为了更深入地理解离岸国际贸易,我们有必要对一些相关概念进行辨析,通过对比来加深对其内涵的把握。1. 过境贸易过境贸易的核心在于运输环节,强调货物的“货物流”经过他国境。根据《1994年关贸总协定》的规定:“货物(包括行李在内)、船舶及其他运输工具,经由一缔约方的领土通过,无论有无转船、存仓、起卸或改变运输方式,只要通过的路程是全部运程的一部分,而运输的起点和终点又在运输所经过的缔约方的领土之外,应视为经由这一缔约方领土过境”。2.转口贸易转口贸易,又称为中转贸易或再出口,主要具有以下三个特点:一是物权转移,这对应的是“贸易流”,即居民与非居民之间发生货物所有权的转移,居民贸易商先通过贸易获得货物的所有权,然后再出口将货物所有权转让给他人;二是“货物流”,货物运输要经过居民所在的经济体;三是货物的形态在运输过程中未发生实时性的改变。3. 离岸转手买卖离岸转手买卖与转口贸易有相似之处,主要体现在“贸易流”上,都强调所有权在居民和非居民之间的转移,同时货物的物理形态保持不变。然而,二者的关键区别在于“货物流”:在离岸转手买卖中,商品的运输过程不涉及货物过境。

外贸培训课程-世商管理wtt6.com业务模式梳理新型离岸国际贸易涵盖了多种业务模式,主要包括但不限于离岸转手买卖、全球采购、委托境外加工、承包工程境外购买货物等。下面将对这些业务模式进行简要介绍,以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相关业务。(一)离岸转手买卖1. 贸易背景离岸转手买卖是指国内贸易商从境外采购货物,并将货物在境外进行销售,货物在境外直接流转,不进出中国海关关境,贸易商相应地支付采购款项和收取销售款项的一种贸易形式。通常情况下,贸易商是利用信息不对称的优势来赚取商品的差价。这种模式在大宗商品买卖中较为常见,并且往往基于舱(仓)单、提单等物权凭证进行操作。具体来说,离岸转手买卖有以下几种常见情形:境外提单转卖,货物不入境:在这种情况下,货物的提单在境外进行转卖,而货物本身也不进入我国境内。境外直接转卖,不存在物权凭证,货物不入境:货物在境外直接转卖,且不存在物权凭证的转移,货物同样不进入我国境内。境内(区内)仓单转提单,货物先入境、再出境:货物先入境至我国境内(包括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然后通过仓单转提单的方式进行操作,货物最终再出境。境内仓单直接转卖,货物已入境、不通关:货物已经入境,但在境内通过仓单直接转卖,且无需办理通关手续。境外仓单直接转卖,货物不入境、不通关:货物在境外,仓单在境外直接转2. 案例分析以 A 公司为例,该公司主要从事金属钼的进出口贸易,通过掌握一手的商业信息开展离岸转手买卖业务,从而赚取商品差价。A 公司从国际上主要的金属钼生产厂家购买货物,然后将货物海运至境外的大型保税仓库存放。当找到合适的下家后,A 公司以仓单转卖的形式将货权转移给买家。3. “三流”图示

(二)全球采购1. 贸易背景全球采购涉及的贸易背景丰富多样,并且随着供应链的全球化不断发展而不断演变。具体包括以下几种情况:境内企业根据国外客户采购指令,在全球范围内采购商品货物 :境内企业按照国外客户的指令,在全球市场进行采购活动。境内企业出口他国货物需要在境外第三国进行组装,并在境外购买部分配件 :境内企业出口的货物在他国进行组装,所需的配件也在境外进行采购。软件集成、数码科技、电子网络游戏等数字技术支持下的贸易新业态,交易的数字化产品和服务,其本身就是线上全球化采购、集成服务后再向全球提供成品和服务:在数字技术的支持下,一些新兴贸易业态如软件集成、数码科技、电子网络游戏等,其交易对象主要是数字化产品和服务。这些产品和服务的采购、集成以及最终提供给全球客户的过程,都是在线上进行的全球化采购和销售活动。2. 贸易模式图示


3. 案例分析B 公司是一家主要从事试验仪器研发及销售的企业。该公司计划向罗马尼亚的供应商 M 公司购买控制仪软件,该控制仪软件是 B 公司前期销售给意大利 T 公司的试验系统设备订单的一部分。为了提高运输效率,加快资金流动,各方商议决定将货物直接从罗马尼亚运送至意大利,而无需先进口至国内后再运输至最终目的国。(三)委托境外加工1. 贸易背景委托境外加工是指境内制造企业由于产业转型升级等原因,将生产加工环节委托给境外企业进行,而产成品则直接运往境外的终端卖家。这种模式主要包括境内企业提供原料的带料加工模式和境外供应商提供原料的离岸加工等模式。在实际操作中,以纺织服装行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通常境内企业向境外代加工厂下单,并出口相应原材料至境外加工厂供其生产(或从境外采购原材料),产成品再由境外加工厂直接发货至境外下游客户。2. 案例分析C 公司主要从事纺织品的加工及进出口业务。近期,C 公司与日本的成衣买家签订了购销合同,同时与越南的一家工厂签订了加工协议。根据协议,C 公司提供来源于我国境内的原材料,将其出口至越南的工厂,由越南工厂进行加工生产,最终生产的成衣直接发往日本。3. “三流”图示

(四)承包工程境外购买货物1. 贸易背景在这种模式下,境内承包工程企业向境外供应商购买货物,用于境外工程项目的生产,而企业本身并未在境外注册设立法律实体。在这种背景下,货款一般申报在“224010 – – 境外建设”项下,因此,建筑工程承包行业也被称为“服务的转手买卖”。2. 案例分析D 公司主要从事电气、通讯相关工程的承包业务,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承包了多个输变电工程项目。为了满足工程需求,D 公司在工程项下所需的物资大多从境外采购,并且付款由 D 公司从国内进行跨境支付。
3. “三流”图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