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贸易中:收汇金额一定要和报关金额保持一致
原则上,实际收汇金额要和报关金额需要保持一致,或者说最好是保持一致。若出现不一致,就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了。
收汇金额:是指企业在出口货物后,从境外收到的货款总额。
报关金额:则是指企业在出口货物时,向海关申报的货物价值。
由于多种因素,导致这两者之间并不一定完全相等。
如汇率变动、折扣、佣金,或是垫付运费等,收汇金额与报关金额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差异。当然也不排除企业有虚报的行为,这种情况,企业就会受到一些处罚了。
一、银行手续费或者汇率波动导致金额不一致
外币交易时,时点、币种等原因会引起汇率差异,从而形成人民币换算金额的差异,属于外币交易时的一种正常现场。
实务中,一定先了解差异形成的原因并进行分析。
若属于时点、币种等事实性原因引起的差异,可以将差异部分进行汇兑损益的处理,并留存相关资料。
税务机关一般是允许一定的汇率波动范围。如果是因为银行手续费或汇率造成,直接列财务费用即可。
二、由于产品质量问题,需要索赔,导致收到的外汇金额少于报关单
需要客户举证,提供没有足额收汇的证据,以便外管局和税务核查,否则会影响退税。
三、收到的外汇金额多于报关单
报关单申报的条款为FOB价,但是客户要求帮忙垫付国际运费。那么,报关金额就会少于实际收到的外汇金额,因为客户还支付了运费。
🌟多收的部分属于未报关额外的收益,需要按照规定视同内销去申报增值税,做无票收入,按照内销来处理。
🌟如果下次和客户还有往来业务,并且不想按照内销处理来缴税,就在下笔业务的下次报关时一起加进去,这样应收和出口的收入可以对的上。
🍎让客人重新付款,把之前的货款退回去。
四、两者允许的差异范围
小额差异:一般情况下,收汇金额与报关金额的差异在3%以内,或者500美元以内,不会影响核销。
🌟目前是报关货值与收汇金额总量核销,数据有一点差异是可以接受的。
🍓如果有特殊情况,需要提供合理的解释和相关证明材料,并根据当地外汇管理局的规定进行处理。
特殊情况:对于大额交易,具体允许的差异范围可能会有所不同,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和当地外汇管理局的规定进行确认。
五、两者有差异,那么财务以哪个金额做账呢?
财务入账是根据报关单金额,原则上关单金额是多少,就应该收多少外汇。
所有收入确认的依据是报关单,不管多收还是少收,基本原则是根据报关单上面的金额来入账。
点击添加图片描述(最多60个字)
编辑
综上所述,两者是允许有差异,但是是有一定限制的。如果企业虚报谎报,将来会面临海关稽查以及税局的审查。对于已经申报,且差异金额过大,建议主动向海关披露,并按海关要求改正。
有些企业为了避税,可能会将报关金额调低,也就是逃税, 报关金额小于收汇金额,属于偷税漏税的问题,外汇管理局会和海关,税务都会盯上你,属于犯法。
“低报高收”或“高报低收”:人为调整金额都可能触发税务稽查。
因此,一定要按照实际来,按照法律法规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