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专家分析2025年全球经济:关税
本文分2部分阅读:01 、关税简述,02 、关税案例!
01、关税简述
在过去的数百年中,经济学家、政治家、民众对关税的态度一直分成两派,争论不休。
那到底什么是关税呢?
比如:有个国家,叫奶茶国,它隔壁有个国家,盛产奶粉,比如就叫奶牛国。奶茶国就需要从奶牛国进口大量的奶粉。
在没有关税的情况下,进口的奶粉100奶币一桶卖给消费者。
假设奶茶国,决定对进口奶粉征收20%的关税,这样一来进口商就需要给政府上缴20奶币的关税,那进口商为了维持自己的利润,就只能以120奶币一桶奶粉的价格,卖给消费者了。
我们站在奶茶国的角度,看看关税的最直接影响:
首先,政府收了20奶币,创收了,是个加分项;
然后,消费者只能以更贵的价格买奶牛国的奶粉了,效用变差了,是个减分项;
同时,奶茶国本国的奶粉厂商的竞争对手一下子被打压,可乐坏了,那大量奶粉消费者,可能因为奶牛国的奶粉变贵了,都转而投向了奶茶国自己生产的奶粉。
这样一来,奶茶国本国的奶粉制造商赚钱,扩大生产、吸引外资,增加就业。
如果关税让一些人更好,一些人更差了。我们很自然就会思考一个问题,对于一个国家整体效益来说,关税到底是让它变得更好了还是更差了呢?
首先,关税可以保护本国特定的产业发展。
有可能是出于国家安全的考虑,也有可能是纯从长期投资回报率的角度。
这就是关税。
02、关税案例
你知道现在全球大国里面,贸易保护最厉害、平均关税最高的是哪个国家么?
答案是:印度
莫迪从十年前,就开始实施它的”印度制造”计划,虽然受到了WTO的各种限制,但还是尽其所能的抬高关税,保护本国制造业,也导致很多国家三天两头跑到WTO那去起诉它。
其实不光是印度,现在大部分发展中国家的平均关税,都显著高于发达国家,很主要都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关键产业。
加关税还有一个负面的后果,就是它不光会让消费者承担更高的价格,如果进口的产品不是最终产品的话,也会让下游的厂商承担更高的成本,从而影响下游产业的发展。
奶茶国如果对奶粉增加关税,导致奶粉价格上涨,这会使得下游的奶茶产业受到冲击。
比如,美国特别喜欢对钢铁实施贸易保护,增加关税。
2018年,特朗普就对钢铁征收25%的关税,铝加征10%的关税。确实让美国的钢铁制造业得到了喘息的机会,但钢价上升,让下游如福特、通用汽车、Caterpillar这些需要钢铁的厂商,遭受打击。
福特当时的CEO就表示,这些钢铁关税让他们损失了至少10亿美元。
加关税保护本国产业,通常会有一些民意支持。
这种支持尤其是在经济震荡、经济萎靡的时期更为明显,所以历史上很明显的一个趋势,就是经济下行的时候,紧跟着就是贸易保护。
很明显的就是大萧条的时候,美国实施了非常广泛的贸易保护主义,一部分导致经济恢复速度缓慢的原因。
比如:在2018年,特朗普不是对钢铁和铝征税么,加拿大就不高兴了,表示要对美国数125亿美元的商品采取对等的报复性关税。
选了番茄酱、橙汁儿、卫生纸、蛋黄酱等产品。看着是不是八竿子打不着的一些产品。可实际上:
亨氏番茄酱的大本营是宾州
橙汁主要来自佛罗里达州
卫生纸、蛋黄酱主要是威斯康星州
这些商品很明显就是,针对美国大选时候的关键州来制裁的。
最后,美国也坐下来和加拿大来好好谈,一年之后美国撤销了对加拿大的钢铁关税,双方也达成了新版的北美贸易协定USMCA。
比如:在1963年,美国和西德就闹了这么一出 “鸡车大战”。
当时美国出口很多鸡,西德的很多养鸡户就不干了,欧洲直接对美国的鸡加了高达40%的关税。
结果欧洲从美国进口的鸡肉总量,一年里从5000万美元暴跌到2000万美元。
那美国也怒了。
你卡我的鸡,我就拦你的车。给欧洲的轻型卡车加征25%的关税。然后果不其然,大众出口美国的卡车数量也腰斩。
最后结果就是,欧洲的鸡肉也涨价,美国的卡车也涨价,两边的消费者一起承担,但高兴的就是欧洲的养鸡厂,美国的卡车制造商了。
比如:英国在18-19世纪的时候,还是日不落帝国,世界上最强的国家。它意识到了贸易可以带动发展,想要让大家都开放,我们一起来自由贸易。
所以,他就说我们是日不落帝国,咱有点格局,先打开国门,降低关税,想要用这种绅士的方式感化别的国家。
结果,大多数小国都配合它展开贸易,但是有两个国家,咱们之前提到过的,就是美国和德国,人家不吃这套,都继续保护自己的农业和制造业,快速崛起,在20世纪反超了英国。
当然英国的没落有很多因素了,贸易上没有选择以牙还牙,可以说是非常主要的一个。
比如:美国和欧盟针对飞机的补贴问题,两边掐了小二十年。
先是2004年,美国向WTO告状,说欧洲在不公平出口补贴空客;
欧盟就反咬一口,说美国也对波音不正当补贴。
起初WTO仲裁两边谁都不干净,必须停止这种补贴。
但两边谁都不服,一直吵吵闹闹,但谁也没停止补贴。
到最后WTO出大招了,允许他们以牙还牙。2019年,宣布欧盟确实对空客有很多不正当的补贴,美国每年可以有75亿美元的额度,对从欧盟进口的商品征收报复性关税;
2020年WTO又宣布,美国确实对波音有很多不正当的补贴,欧盟每年可以有40亿美元的额度,对美国商品征收报复性关税。
两边各打五十大板,终于让两边老实了。
比如:美国和加拿大之间的掐架, 很有名的拉扯,是因为木头。
大家别觉得木头没什么大不了的啊,这是咱们刚才说的那些争端里面时间最长、规模最大、涉及就业人数最多的了。
两边从1982年就开始吵,美国说加拿大对木头进行不正当的补贴,要反倾销制裁你;加拿大就说我没有。
后来加拿大告到了WTO,WTO最终裁决美国的反制裁不合理,允许加拿大实施报复性关税。
最后双方达成了和解,美国降低了关税。
直到1914年之前,美国联邦政府的几乎唯一收入来源就是关税和消费税。
1860年之后,英国法国那边都把关税降到了不到10%,而美国反倒开始加关税,甚至超过了40%,成了全球进口关税最高的国家之一。
在1867-1900年,这三十多年间,贸易保护帮助美国的钢铁产量翻了500多倍,整体美国的制造业飞速发展,帮助美国逐渐反超英国。
时间来到了20世纪,一战和紧接着的大萧条,让全球的贸易保护主义抬头。
比如:美国在1930年,对超过2万种商品的关税提高了20%-60%,不过这回和19世纪不一样的是,欧洲开始反击了,也相继推出了报复性关税,全球进入了贸易寒冬。
美国的进出口减少了三分之二,全球的出口比例又跌回到了100年前的水平,这也宣告着第一次全球化浪潮的结束。
这段保护主义时期大大延长、加深了美国的经济衰退时间,导致了美国乃至全世界的失业率上升。
二战后,全球各国都吃尽了之前20年贸易保护主义的亏,在美国的主导下开始坐下来大谈判,1947年签订了《关税与贸易总协定》,这个名字你听着可能有点陌生,不过它之后演变成了一个大名鼎鼎的组织,就是:世界贸易组织WTO
1949年在法国第一轮谈判,各国一同削减了5000多项关税;
1951年在英国的谈判,大家又削减了8000多项关税;
GATT内部的平均关税,在1947年的时候是22%,经过了几轮谈判到1960年代降到了15%,到2000年已经降到了5%
出口占全球GDP的比重持续上升,60年间从5%涨到了25%,同时也伴随着全球GDP的高速增长。进入到了全球化的黄金时期。
但是最近十年,英国脱欧、美国的一系列高关税措施、中美贸易战等,标志着全球开启了新一轮的贸易保护主义。
尤其是疫情之后,很多国家无论是主动地、被动的,都掀起了经济民族主义的浪潮,讲求国产替代、讲求产业保护。
应对贸易制裁,作为别的国家从长期博弈的角度,只能选择贸易反制。这种保护情绪具有极强的传染性,短时间内是很难消散的,是不可逆的。
以上,与你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