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所有文章-行业资讯-正文

中国对俄罗斯出口突然降低,呈现负增长,透露何种信息?

今年上半年中国对俄罗斯的出口居然出现了负增长,打破了连续多年的正增长趋势。这一变化究竟暗示了什么?

最近,中国海关总署发布了今年上半年的进出口贸易数据。数据显示,中国在1至6月对俄罗斯的出口总额仅为516.61亿美元,同比下降了0.8%,结束了几年来的正增长态势。

尽管对俄出口的降幅并不大,但在持续的中俄贸易高峰期内,出口反而呈现负增长,这释放了何种信号?这背后又隐藏着哪些深层次的意义?
我在此提出两点个人见解。

首先,这表明美国的金融制裁已经产生了明显的寒蝉效应,迫使中国不得不采取防范措施。今年4月,美国国务卿布林肯访华前夕曾放话,对中俄的工业合作表示不满,计划对若干中国银行施加金融制裁,即可能将它们从SWIFT系统中移除。尽管我们在战略上不惧怕美国的威胁,但在战术层面上,我们必须更为谨慎。

考虑到SWIFT系统是全球主要的金融交易平台,全球的贸易合作大多通过此系统完成资金结算。如果中国银行被移出系统,将严重影响到其参与的国际贸易支付,从而触发一系列连锁反应,最终波及中国的整体进出口业务。
在中国经济正在努力复苏,外贸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的背景下,这种防范显得尤为重要。

因此,中国近几个月对俄罗斯的出口变得更为谨慎,这正是美国金融制裁威胁所导致的寒蝉效应的直接结果。
其次,中国通过减少对俄出口并增加从俄进口,故意制造贸易逆差,这有助于减轻巨额贸易顺差带来的负面影响。
根据海关总署最新公布的数据,今年上半年中国的对外贸易总额创下新高,贸易顺差进一步扩大。尤其是6月的贸易顺差达到了990.5亿美元,创下自1990年以来的最高记录,使得今年上半年的贸易顺差累计高达4349.9亿美元。

尽管中国的对外贸易规模不断扩大,但巨大的贸易顺差也带来了问题,如同一把双刃剑。
一方面,虽然大幅增加了我国的外汇储备,但也容易引起欧美等国的不满,加剧对中国产品的打压。例如,美国最近对从中国进口的180亿美元产品大幅提高关税,对中国电动汽车的关税更是增加了四倍。欧盟也对中国的电动汽车实施了临时性加税。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有必要减少贸易顺差。通过增加对俄罗斯能源等产品的进口,同时减少出口,既可以缓解西方对中国支持俄罗斯的指责,也可以大幅降低我国的贸易顺差,并为俄罗斯提供一定的外汇支持。
因此,虽然减少对俄出口是被形势所迫,但实际上这种做法可能帮助我们实现多方面的利益。真正的不幸中的万幸,大家怎么看呢?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网络!

外贸问题请向世商外贸培训专家咨询,20多年专注企业供应链安全管理培训:国际贸易关务培训AEO认证海外营销进出口实务海关新政商品归类人力资源生产管理战略采购供应链物流中高层管理通用管理等。提供企业内训公开课及咨询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