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方对于中方“不公平的贸易行为”的关切
在4月25日举行的中国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彭博社记者提问称: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在上海提出了美方对于中方“不公平的贸易行为”的关切,提出美国企业需要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并且对于中方“非市场经济行为”提出了关切。你对此有何回应?
对此,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表示,首先我要告诉大家的是,这两天我们已就美国国务卿布林肯访华做了背景吹风,介绍了中方在相关问题上的原则立场。
“关于布林肯国务卿访华的消息,中方也会及时发布,大家可以关注”,汪文斌称,针对你提到的问题,我想做一个原则性的回应:中方一贯按照市场原则开展经贸合作,始终坚定支持多边贸易体制,全面履行世贸组织规则。我们希望美方也切实尊重公平竞争原则,遵守世贸组织规则,同中方相向而行,为推动中美经贸关系健康稳定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4月24日下午,美国国务卿布林肯抵达上海,开始了他担任国务卿期间的第二次访华行程。这次访问在中美关系复杂且紧张的情况下进行,旨在通过对话缓和两国间的紧张局势。布林肯此次访华的议程,不仅涉及两国共同利益的领域,也包括双方存在分歧的议题,其中之一就是美方所谓的“产能过剩”问题。
近年来,在新能源汽车和人工智能等领域,中美两国展开了激烈的竞争。中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迅速发展引起了美国的警惕。美国一些媒体和政策制定者担心,中国在该领域的领先地位可能对美国的汽车产业构成威胁。美方因此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和对中国企业的打压,以制衡中国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增长。
所谓的“产能过剩”正是美国用来遏制中国新能源产业的“牌”。美国对国内汽车产业的支持加大,同时对进口电动汽车征收高关税,并试图限制中国在美国的投资,以阻止所谓的“技术泄露和产业控制”。
然而,这些政策并未取得预期的效果。美国的高关税政策抬高了消费者的购买成本,使美国的电动汽车在价格上失去竞争优势。与之相对,中国采取了更开放和包容的策略,吸引了全球资本和技术进入中国市场。
在此次访华过程中,中方巧妙回应了美方的“产能过剩”指控。中方指出,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不仅影响了美国消费者的利益,也削弱了全球贸易的活力。中国强调,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应以合作和互惠为基础,而非通过人为的贸易壁垒或政治干预来阻碍市场竞争。
布林肯此次访华的主要目的之一是缓解两国之间的紧张关系,但如果美方继续采取保护主义措施,限制中美之间的正常贸易往来,那么双方的关系可能进一步恶化。中方的巧妙回应不仅驳斥了美方的指控,还强调了合作和开放的重要性,这对促进中美关系的改善具有积极意义。
布林肯此次访华再提“产能过剩”问题,显然怀有不可告人的目的。而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对美方的无端指控和挑衅进行了巧妙回击。汪文斌表示,中国的新能源产业是为了推动绿色发展而发展起来的先进产能,而不是所谓的过剩产能。全球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新能源供应不足,而中国的绿色技术和绿色产品将对全球绿色低碳转型作出重要贡献。他还反驳了美方的指控,指出美方称中国的新能源产业是“产能过剩”,这只是贸易保护主义的表现。
事实上,在布林肯访华前,中方已经明确了此次访问的目标和期望,主要包括五个方面:建立正确的认知、加强对话、有效管控分歧、推进互利合作,以及共同承担大国责任。中方的这些表态,既体现了中方在维护自身核心利益上的坚定立场,也展现了中方在推动中美关系发展的诚意和底线。
中方强调,要想让中美关系健康、稳定发展,首先需要双方建立正确的认知。这不仅意味着要了解彼此的国家状况,还需要对双方的政治体制、价值观和发展道路给予尊重。加强对话和沟通是解决中美之间存在问题的关键,两国在经贸、科技、网络安全等领域有许多合作机会,但也存在一些分歧和挑战。
中方一贯主张,双方应以平等和相互尊重的态度,通过对话与协商来妥善处理分歧,拓展合作空间,深化合作内容。中方希望布林肯的此次访问能成为中美关系发展的新起点,推动双方在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的基础上取得实质性进展。如果布林肯真心诚意地访华,他应该认真坐下来和中方展开对话,而不是仅仅“走过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