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所有文章-行业资讯-正文

中国海关要求贸易商限制向保税区运送海外玉米

4月2日消息:中国海关已要求一些贸易商限制向保税区运送海外玉米,此举旨在缓解国内供应过剩,并在播种季节之前支持玉米价格。

贸易商通过将海外玉米运送到保税区,可以减少进口成本。中国政府发放的玉米低关税进口配额(TRQ)为720万吨,配额内关税仅为1%;而配额外的进口关税达到65%。进入保税区的海外玉米可以与其他原料混合并加工成动物饲料后,再以较低关税进口。

过去一年来,国际市场玉米价格大幅下跌,目前接近三年多来低点,因为美国以及巴西等主要生产国的供应充足。去年中国玉米产量也创下历史高点。

由于进口激增,加上国内饲料行业需求疲软,中国国内玉米价格也位于三年多来低点。这促使中储粮收购玉米补充国家储备,以支持市场价格,保护农民收入。

为了避免海外玉米冲击国内市场,政府要求贸易商和加工商将入境量控制在低于去年的水平。此外还加强了对货物的检查,并收紧了对加工商的要求。

过去几年中国一直大量进口玉米,2021/22年度以及2022/23年度蝉联世界头号玉米进口国。

美国农业部估计2023/24年度(10月至9月)中国玉米进口量可能增至创纪录的2300万吨,高于上年的1870万吨。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莫斯科电 据俄罗斯外贝加尔边疆区政府网站消息,3月份,首批两列满载大麦的火车从外贝加尔斯克粮食终端发车前往中国。

相关合同于2024年1月签署,该文件将促进俄罗斯总统普京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共同倡议的“俄中新陆上粮食走廊”计划落实。该计划旨在发展俄罗斯乌拉尔、西伯利亚和远东联邦区粮食生产和粮食物流基础设施,并向中国市场供应产品。

消息显示,计划按月扩大供应规模,先是每月四列,然后是八列等等。

俄外贝加尔边疆区规划与发展部部长科列什科娃指出,该边疆区对“俄中新陆上粮食走廊”项目的发展非常感兴趣,因为这一项目对与中国的合作非常重要,并将对俄罗斯农工业和农村地区的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全球首个粮食铁路中转站于俄罗斯与中国接壤的外贝加尔斯克建立,并于2022年9月6日在俄总统普京参与下于东方经济论坛期间启用,中转站吞吐量为每年800万吨粮食。该设施是世界上第一个专业陆运粮食中转站和最大的粮食物流设施。

按照已签署的合同,俄方将在2024年底前通过外贝加尔斯克-满洲里粮食铁路中转站向中国供应500万吨粮食。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网络!

外贸问题请向世商外贸培训专家咨询,20多年专注企业供应链安全管理培训:国际贸易关务培训AEO认证海外营销进出口实务海关新政商品归类人力资源生产管理战略采购供应链物流中高层管理通用管理等。提供企业内训公开课及咨询辅导。